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康景林
5月17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净收入为2,397亿元人民币(约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净服务收入为352亿元人民币(约56亿美元),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接近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京东长期以来打造的基础设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对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员工薪酬福利的持续投入,以及全力支持上海等多地抗疫保供,并且全面支持合作伙伴减少疫情的影响和让利给消费者,京东集团在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0亿元人民币(约5亿美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京东集团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805亿。今年一季度用户平均购物频次创历史新高,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接近三年最高,京东正持续赢得用户信赖。
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0.2天
“软硬”实力叠加提升产业效率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徐雷表示,在充满挑战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京东保持了18.0%的净收入增速,这基于京东多年来提前布局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能力建设,确保了主营业务基本盘的稳固。
截至2022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约1,4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一季度,在自营商品超过10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0.2天,扎实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推动了全产业链效率的升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京东不断强化自身的技术能力及产业数字化能力。京东探索研究院在超级深度学习领域持续发力,多项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能力形成行业领先优势。在近日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中,京东工业互联网成功入选。目前,京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近180万台工业设备,为50个产业带、201个产业园区、1050家大型企业和近12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京东也在不断加强海外仓储和干线网络布局,为更多国际品牌和客户提供海外和跨境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在欧洲首创全新零售模式,新开通了“中国香港-巴西圣保罗”和“中国郑州-德国科隆”两条洲际航线,在印尼雅加达重点工业园区运营多个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印尼现代物流枢纽体系构建;在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仓储设施也在陆续投入使用。
打造“酒仙桥模式”
以有责任的供应链力挺抗疫保供
疫情防控既是对病毒的阻击战,也是对民生的保卫战。在抗疫保供的关键时刻,京东一如既往地冲在前、不惜力、不算账,以“有责任的供应链”为用户、商家、企业守住物资供应的防线。
在支援上海的抗疫保供中,截至5月初已累计运送包括米面粮油、药品、母婴用品等在内超过8万吨物资,从北京、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济南等地通过航空、海运、铁路、公路等立体交通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
京东还向国家会展中心、黄浦滨江、世博等多个方舱医院交付床位、衣柜等物资近百万件,从全国各地增派了4000多名分拣员、快递员增援上海,抽调了100多台智能快递车、数十台室内配送机器人为封闭社区、方舱医院提供无接触配送,并在上海市的各个社区建成了1600多个无接触社区保供站。
面对封控社区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难点,在4月初北京市酒仙桥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后,京东物流与社区共同探索出一套“酒仙桥模式”,通过“短程接驳+志愿服务”的末端服务方式,派驻京东小哥驻守街道,在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最后100米”配送的同时,也通过志愿服务有效支持了社区街道的防疫工作。目前,“酒仙桥模式”已经在北京市的朝阳区双井街道、劲松街道农光里社区、建外街道光辉里小区等多个封控社区内成功复制。
到5月初,京东物流已对上海、吉林等地商家恢复全国物流,推动其基本实现全面正常营业,数以万计的上海商家在京东的订单量已恢复到疫情封闭前的六成以上。
“凭借京东扎实的供应链能力和以技术为驱动的经营效率,我们在本季度取得稳健的业绩表现。在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中,我们继续保持健康的增长。”徐雷对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说,“更为重要的是,在近期支持受奥密克戎疫情影响的用户和企业的过程中,京东的核心能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全体员工都坚定地致力于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加深了用户和业务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也令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将继续坚守信念和承诺,为社会作出贡献。”
注:本文有关京东集团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均选节选自英文版业绩报告。
关键词: 京东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