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6月6日讯(记者 杨蝶)“土地超市”中,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超市的运行是重点。6月6日,记者从“土地超市+闲储置换”制度创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土地超市”平台上线土地共168宗,面积约7000亩,由“前店”“后仓”“中台”来运行。
“土地超市+闲储置换”制度创新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杨蝶/摄
“土地超市”的货源从哪里来?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成员、省总体规划副总督察王雪皓表示,“土地超市”从两个渠道“进货”。
一是“备货”。2022年1月以来,海南带位置下达全省批而未供土地的矢量数据,组织各市县对存量批而未供土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清理出的土地逐一进行了审查梳理,确定是否符合规划条件、是否符合“净地”要求、土地权属是否清晰等供应的基本条件,确保上“超市”的商品质量有保证。目前,“土地超市”平台已上线的土地主要是政府已完成收储的土地,符合规划和“净地”要求的批而未供土地。
二是“补货”。目前,“土地超市”已上架的只是第一批土地,海南将持续做好动态更新工作,组织各市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储备耕地占补指标、土地供应计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因素,合理编制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按计划按时序实施土地储备,加快完善批而未供土地手续,保证货源源源不断,持续更新上线。
王雪皓说,下一步,海南将抓紧搭建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将符合法定转让条件的土地也纳入“土地超市”。
“土地超市”如何运行?
王雪皓提到,“土地超市”主要分为“前店”“后仓”“中台”。
具体来看,“前店”,就是“土地超市”平台。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海易办”进入“土地超市”,第一,按照市县或者土地用途等分类指引选择土地;第二,浏览土地的规划、用途、基准地价、周边配套等信息,还可以三维实景浏览土地现状影像情况;第三,市场主体有意向、看中的地块可以加入购物车进行收藏,并向当地市县招商和资规部门发出意向申请,根据市县供地计划和节奏参与公开竞买土地。同时,“土地超市”功能也在不断完善。
“后仓”,就是“土地仓库”。“土地超市”平台与国土空间规划一体化平台进行了互联互通,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经批复后进入“土地仓库”,经过征拆及前期开发形成“净地”后进入“土地超市”,实现土地实时更新、滚动入库。
“中台”,就是数据平台。在“土地超市”上进行项目和用地配对后进入土地交易平台,土地交易后进入工改平台,通过“机器管规划”进行报建手续,几个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