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贸港 > 正文

第三届“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介会在海南文昌召开

6月11日,以“发展水产种业,共创现代渔业”为题的第三届“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暨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介会,在海南省文昌市举行。逾百位国内专家、院士、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从自然资源、产业现状、技术条件、政策优惠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共同探索水产种业发展良策。

推介会启动仪式(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海南发展水产苗种产业具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水产种业硅谷”、水产种业的资源宝库,在国家水产育制种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在第三届“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上,海南省南海鱼类种苗协会会长蔡春友表示,海南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和良好的水产种苗产业基础,但部分苗种繁育基地与生态红线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空间布局要求不符,面临着清退、拆迁等困境。同时,受技术优势不突出,水产种苗生产基地存在用地不稳定、规模小、标准低、生产同质化现象严重,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力量分散、育种方法和技术模式落后,良种良苗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水产种业发展存在瓶颈,无法发挥海南作为南繁水产基地的作用。

嘉宾分享《行业发展报告》(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蔡春友建议,通过南繁政策落地实施,让水产种业尽快享受到南繁科技服务平台、人才队伍建设、产业链培育、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对水产种业保引育繁领域的持续投入,提高水产种业良种选育、新品种研发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的种业基地,以及加大在种业领域的金融支持,解决生物性资产、农业设施、知识产权抵押难、融资难的困境,推动“水产种业硅谷”的建设。

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当前不少地方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此次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表示,以正在打造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为例,建议通过引进现代化设施和装备用于提升生产能力,以此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技术装备的不断创新,让水在运用的过程当中能够最科学、最有效、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记者看到,现场有不少企业也带着自家先进技术或良种亮相论坛现场。石斑鱼、对虾、东风螺、海马等水产良种的展出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现场推荐了自主研发的“广泰一号”种虾。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皓介绍,广泰一号有耐盐性强、成活率高、肉质紧实、口感甘甜等特点,作为此次参展的主要产品,得到不少青睐。

黄皓表示,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汇集了全国现有的拥有先进水产种业技术的高等院校,包括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政策优势,这些都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持力量,所以他选择落地于此。“目前企业在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第一期基地已经完工了,第二期正在开始建设。下一步我们计划加大投资,将对虾种虾的分子育种、基因芯片选育等高科技技术落地基地。”

签约仪式(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据了解,当天的招商、采购签约活动现场,共签署了39.42亿元的项目合作。6月12日,与会嘉宾还将前往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参观。

关键词: 南繁种业 渔业产业园
责任编辑:冼雅雯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