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贸港 > 正文

海南资本市场媒体行·走进上海中期丨生猪饲料“保险+期货”有效缓解农户养殖压力

海财经·证券导报7月6日讯(记者 马梓皓)探访海南资本市场的力量,盘点海南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主体。上周,“海南资本市场媒体行”走进上海中期即将筹备完成的海南分公司,探访上海中期生猪饲料“保险+期货”模式如何有效助农控制养殖风险。

上海中期海南分公司总经理周世博。实习记者 周瀚坤/摄

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中期)成立于1993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期货公司,其现货、贸易、乡村振兴等业务一直居于行业前列。周世博即将出任上海中期海南分公司总经理,他深耕期货十多年,是最早一批开展“保险+期货”项目的从业人员,获得2017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天胶保险+期货”项目的先进个人。他向大家介绍公司生猪饲料“保险+期货”项目,讲述创新期货产品是如何在生产要素价格涨跌风险中,为养猪企业、农户保价护航,助力海南乡村振兴。

2021年11月份开始,生猪饲料价格开始上涨,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猪企业持续亏损。在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饲料价格会出现进一步上涨风险。为支持海南生猪产业,缓解养殖户的压力,上海中期在海南证监局的支持和组织下,联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及海南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下称:罗牛山畜牧),共同推出海南生猪饲料“保险+期货”项目。

项目落地在海南省临高县,罗牛山畜牧通过保险公司购买饲料目标价格保险,保险公司通过上海中期购买饲料场外看涨期权,上海中期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转移,最终上海中期将项目实现的收益全额转交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赔付给养殖户。

“该项目保费约30万元,其中上海中期给项目提供了20%的资金补贴。为罗牛山畜牧提供2522吨生猪饲料价格上涨风险保障。目前已完成该项目赔付工作,保险赔付金额超过24万元。”周世博告诉记者,“保险+期货”模式是将投保量与农户实际生产量挂钩,建立新型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及场外期权的联动模式,与普通的输血式帮扶、直接补贴、限价等政策相比,能够顺应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通过期货来实现价格风险的传导与分散,最终为农户的种植及养殖收入兜底。能够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困境,提高生产积极性,调动自身“造血机能”,志智双扶。

据了解,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上海中期积极开展地区的结对帮扶工作。2021年,公司在全国共计开展近60个“保险+期货”项目,包括广东生猪及猪饲料项目,海南白沙天然橡胶项目及辽宁鞍山玉米项目等。其中,海南白沙县项目已连续开展4年,成为该类项目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2年,上海中期继续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积极申请并获得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琼中及保亭地区的“天胶保险+期货”项目。

期货的参与将向整个农业保险领域注入巨大的活力。上海中期将考虑进一步利用金融合作创新模式,包括衍生“场外期权+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订单”、“银行+保险+期货”、数字化“保险+期货”产品、“保险+期货”贷款等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此外,上海中期也将探索借助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发更多贸易类、咨询类服务以及场外期权、合作套保类风险管理项目等期货专业帮扶服务项目。

上海中期以传统经纪业务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与财富管理为发展方向,纵向专注于能源化工行业的价格风险管理服务,横向致力于金融服务综合体系的建设,着力发展期现结合、资产管理、境外市场等三大业务板块,培育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

下一步,为更好地发挥期货力量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上海中期海南分公司即将开门营业,会协同大股东山东能源集团海南区域公司,开展国际能源交易、物流、国际贸易等相关行业服务,同时,将继续加大在海南区域的乡村振兴力度,寻找除生猪饲料“保险+期货”外,积极拓展生猪收益“保险+期货”、生猪价格“保险+期货”以及其他国计民生、农业产业,按照海南省监管部门要求,积极服务当地产业,积极为海南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策划:韩潮光

监制:许甲猛 林小霞

统筹:陈日皇 康景林  

文字:马梓皓

图片视频:周瀚坤

新闻链接

海南资本市场媒体行·走进中信期货丨“保险+期货” 给白沙鸡蛋加了一层“金壳”

海南资本市场媒体行·走进新湖期货:首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新模式 专注创新为经营主体保“价”护航

关键词: 上海中期 生猪饲料 “保险+期货”
责任编辑:冼雅雯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