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杨蝶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这与海南省农信社支农支小、普惠金融的定位不谋而合。
自海南省农信联社2007年8月10日挂牌成立,15年来,海南省农信社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守支农支小、普惠金融的主责主业定位,围绕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和体制机制考核导向,深耕本土,在为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各项业务实现稳健发展。
截至目前,海南省农信社下辖19家市县行社,总资产超过3200亿元,是全省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机构网点最多、金融服务面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党建+金融” “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临高农商银行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共建+”服务模式,是海南省农信社“党建+金融”的一个典型缩影。
走进临高县南宝镇光吉村,放眼望去,水稻种植基地一片绿意盎然,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光吉村原来属于传统农业种植,村民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光吉村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种植模式,通过发展香米种植和加工、辣椒、凤梨种植等,让农户多渠道稳定增收。临高农商银行南宝支行以党建共建为契机,搭建“党建共建”桥梁,积极组织客户经理利用闲暇时间,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其金融需求、发展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宣传普惠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农户答疑解惑,破解资金“瓶颈”,把信贷资源投向田间地头。自2021年10月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以来,临高农商银行南宝支行已为光吉村发放涉农贷款40笔,金额163.4万元。
“有了临高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们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在发展辣椒产业的同时,还种植香米、香蕉等农作物。村民的钱袋子变鼓了、动力变足了、思想也变‘富’了。”光吉村委会书记庞干春说。
临高农商银行员工走访客户。海南省农信社供图
依托“党建共建+金融服务”模式,眼下临高农商银行党委及21个基层党支部已分别与101个党政、企事业单位及行政村等签订协议,已向结对单位投放贷款1.96亿元,完成16个行政村的整村授信,累计向878户农户开展授信,授信金额4987万元。
惠农助企 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多年来,定安农信社围绕支农支小、普惠金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融入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减费让利降成本、创新服务渠道等措施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定安县南海农场的吴世文,自2000年起从事荔枝种植工作,至今已22年。2019年,吴世文成立了海南定安县夏唐农业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在定安、琼海、万宁等地承包土地53亩,种植荔枝30330株。2022年,由于该公司扩大荔枝生产规模,公司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定安农信社客户经理在了解该公司实际情况后,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向其发放200万元的公司类流动资金贷款。“特别感谢定安农信社给予我们的金融帮助,让我们发展生产无后顾之忧。”吴世文感动地说。
在定安,类似吴世文的例子还有很多。截至2022年6月末,定安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664户,余额14.8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利率6.73%,较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有效推动了小微企业信贷实现“增量、降价、提质、扩面”。
定安农信社员工走访客户。海南省农信社供图
同时,在为受疫情影响企业纾难解困方面,定安农信社认真落实海南省农信社于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的九条措施》,全力保障金融供给,切实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海南荣润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釆购水果加工成浓缩果汁、饮料、凤梨酥、冻干等农产品生产与销售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规划在销售旺季扩大资金链,上线新生产线扩大生产,但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周期长,所以急需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定安农信社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赴该厂实地了解情况,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及时向该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采购水果,为该公司有效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
据悉,截至2022年6月末,定安农信社共向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发放贷款1.71亿元,同时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做到应展尽展、应续尽续、应贷尽贷。
主动创新 提升便民利企服务质效
“您好,请坐!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在屯昌县新兴镇便民服务中心里,总有一抹蓝色的身影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正是这个身影确保了便民服务中心金融服务的顺利开展。
这抹身影便是屯昌农商银行的金融专员。今年6月,屯昌农商银行秉承着“沉下去、融进去,为客户提供精准优质的金融服务”目标,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将业务办理窗口“搬进”便民服务中心,这是屯昌县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入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
目前,该窗口主要提供社保卡业务、贷款咨询、对公业务等多项金融服务。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平台,不仅能让客户“就近跑一次”,更能实现“最多跑一次”,让服务从“窗口办”,变成“家门口办”。
在屯昌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的同时,琼中农信也在开发信贷新产品。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三农”服务质效,今年7月,琼中农信针对从事琼中绿橙生产经营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量身打造了专属信贷产品——“绿橙贷”。
据介绍,该贷款分个人类和公司类,其中个人类最高50万元,最长授信期限8年,公司类最高500万元,最长授信期限5年,利率最低5.2%。首批获得授信额度的公司有5家,共计2300万元,授信5年,授信额度在授信期限内可循环使用。
“我计划贷120万元用于本年的生产经营、用工、用肥等,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琼中华裕绿橙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连英周表示,农业企业因无法提供土地证件,以前向银行贷款时往往会碰壁。这次“绿橙贷”产品推出后,可以有效缓解绿橙种植户所面临的融资难题,更好助力产业发展。
事实上,“绿橙贷”并非海南省农信社创新开发的唯一贷款产品。海南省农信社还推出了“抗疫纾困贷”,全力支持企业稳产保供,为战“疫”提供强劲金融保障;推出“线上创业担保贷”,解决创业者个人资金困难问题;实施“线上社宝贷”,解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打造“‘一小通’诚易贷”,解决农户生产资金难题……
“现在,我们在授信审批上的时间越来越短,利率定价越来越灵活,特别是今年我们推出的抗疫九条措施、服务渔业十条措施还有服务共享农庄十一条措施等,反响都特别好。”海南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这些出台的政策措施与创新产品让海南省农信社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充满活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扎根海南多年,海南省农信社始终牢记支农支小、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会继续锚定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海南百姓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以实际行动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海南省农信社 助企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