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 证券导报12月29日讯(记者 梁天琪 通讯员 文一帆)12月28日,三峡崖州100MW农光互补蔬菜大棚+储能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600905)旗下间接控股公司三峡(三亚)梅东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建设,中国电建(601669)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工程总承包。
开工仪式现场。中国电建海南院供图
中国电建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建海南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蔡文发向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介绍,三峡崖州100MW农光互补蔬菜大棚+储能光伏项目(下称:三峡崖州光伏项目)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梅东村境内,项目规划总装机规划直流侧装机容量108.346MWp,场区总面积约1377亩,在场址内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升压站共占地约14.7亩。
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16372.9万kW•h,每年可减少1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与同等供电量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5.02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4.45万吨/年。
长江三峡(海南)绿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丹霖在开工仪式上表示,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强化项目运营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努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三峡力量。
据介绍,总投资约6亿元的崖州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三峡集团在琼首个陆上光伏项目,在三峡集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下,中国电建海南院等海南区域相关单位团结奋斗,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冲击,高效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开工目标如期实现。
蔡文发在项目开工仪式致辞中表示,三亚市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辐射东南亚区域的桥头堡,有着自身人才、技术及科研创新巨大优势的同时,也有构建安全、绿色、集约、高效、低碳的清洁能源城市建设需求。三峡崖州光伏项目对促进三亚市振兴乡村发展、促进产业投资、形成产业集聚、加速乡村结构调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示范效应和重大意义,也对优化海南岛区域清洁能源结构,促进海南自贸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以往的大棚棚膜,光伏板可以根据蔬菜在不同时期所需的光照量,通过发电来补光,以满足蔬菜生长期的光合作用需求,促进蔬菜良好生长。”蔡文发是这样向记者概括农光互补蔬菜大棚的优势,他认为,三峡崖州光伏项目可达到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化石资源的目的,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改善大气环境。
“此外,三峡崖州光伏项目还可推动当地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解决海南省蔬菜淡季产量低的探索经验;并且对海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当地振兴乡村发展、促进产业投资、形成产业聚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示范效应和重大意义。”
蔡文发表示,中国电建海南院将以“建清洁能源岛,营造绿色环境,服务智慧海南”为使命,全力支持海南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助力海南地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