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马梓皓
全额奖学金保送至海外留学,刘世伟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和编程能力,六年外资银行交易业务的实战积累,让他较早掌握了量化的交易逻辑。此后,嗅觉灵敏的他转战私募领域,并用勤奋、智慧与勇气书写着自己的量化投资传奇。
日前,杉树资本董事长刘世伟在上海接受记者的专访,分享了自己15年的金融行业从业感悟,以及私募基金创业心得。
杉树资本董事长刘世伟正在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马梓皓/摄
刘世伟,上海杉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杉树资本”)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1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以及国际化视野。理工科背景的他擅长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关系,精于各类金融工具的使用,投资风格理性、稳健、追求长期收益。
零基础入行 把热爱变成专业
2005年毕业后,刘世伟第一份工作是在芯片公司做工业工程师。工业工程专业的他本该与软件系统打交道,但他很快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终极想做的职业。深思熟虑后,刘世伟毅然选择转行,投身到自己热爱的金融业。
2007年,刘世伟进入了渣打银行的交易部门。从外汇交易、商品交易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踏入金融领域,刘世伟参与了迪拜、新加坡等国际原油期货、奇异衍生品等的做市交易。随着对金融市场的深入探索,刘世伟的投资经验不断积累,运用复杂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的业务也越来越熟练。
2010年,随着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刘世伟来到上海任渣打银行(上海)董事,负责银行大中华区的自营及衍生品交易,参与银行间的市场做市。这让他开始有机会接触中国资本市场,并开始系统性研究A股市场。期间,对银行自营资金的灵活运用,锻炼了刘世伟面对市场波动的反应速度,并找到适应A股交易环境的策略。
“当时渣打银行在国内金融市场开展了大量的创新业务,并一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业务量最大的一家外资银行。”刘世伟告诉记者,在国内工作的这段经历,是自己实现管理能力和金融市场投资水平大幅提升的过程。期间不仅涉及到大宗商品的交易,外汇、REITs基金头寸的管理和执行,还主导了恒生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衍生品在国内市场的交易等。
2013年,杉树资本在上海市陆家嘴金融中心成立。刘世伟创立杉树资本的初衷是管理机构的资金,并致力于成为一家跨国界、跨金融产品的、多样化的量化私募基金。
“创新、稳健、长期”是刘世伟赋予杉树资本最核心的投资理念,杉树资本主要投资策略包括量化中性、指数增强、跨境套利策略等。
深掘另类数据 构建差异化量化模型
创业十年间,刘世伟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着量化领域投研的创新和领先性。从最初低频率的基本面研究,到2017年开始继续学习的研究,如今杉树资本的主要研究方向转向非量价非基本面的另类数据研究。
“我们不断吸收国际市场量化投资的领先经验,始终坚持探索和丰富影响短期股价的因子类别,构建差异化策略模型。”刘世伟告诉记者,杉树资本在早期量价、基本面因子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现有效因子达到300多个,其中,另类数据占70%,量价、基本面数据占30%。
2014年是杉树资本的重要始点,除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外,当年公司也成功募得第一笔资金——来自中信证券的1亿元投资。
2015年,杉树资本首只阳光私募产品发行。刘世伟告诉记者:“这是我们首只低频量化私募产品,虽然遭遇2015年A股市场剧烈波动以及2016年的熔断机制,我们依旧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20倍的低频换手率,加之当时市场上用这套方法的私募机构很少,当时我们产品的波动率并不大。”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量化领域的私募基金之一,杉树资本迅速吸纳了更多来自银行、保险等机构的资金,管理规模也一度跃升至50亿元。
“2018年杉树资本管理规模达到历史峰值,同时2018年也是公司面临重要转折的一年。”刘世伟说,“当年资管新规出台,所有银行的资金都要赎回,要等到他们成立子公司后再投下来。导致我们管理规模从50亿元直接下调至15亿元。”
面对非业绩因素导致的管理规模缩水,刘世伟一方面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也更加注重量化模型的迭代。期间,刘世伟和他的团队奔走于海外投资银行,并成功获得多家国际投行的支持。
追求长期稳定 建立严格风控制度
杉树资本董事长刘世伟。杉树资本供图
15年间,刘世伟从金融“小白”成长为超50亿资管规模的私募基金“掌门人”。穿越多轮股市牛熊,历经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与回落,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今年2月,杉树资本重新回归国内市场。刘世伟告诉记者,“我们关注到,近几年,国内市场投资人对资金安全边际的需求变强了,对于杉树资本这种稳健型、风险偏好较强的量化私募来说是大展拳脚的好机会。”半年时间,杉树资本国内管理规模迅速扩张,并与华泰证券、中金香港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以及多家期货公司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创新、稳健、长期”的投资理念时刻影响着杉树资本。在谈到创造超额回报时,刘世伟认为,创新意味着发现更多长期盈利的机会,只有创新才能创造阿尔法;下一步,杉树资本将坚守初心,积极对接各方资金机构,以专业、前沿量化技术及策略为投资者创造稳定收益。
截至目前,杉树资本管理规模回升至25亿元,累计发行私募基金产品超80只,其中,国内发行产品20余只,海外发行产品60余只。
丰富的国内外市场投研经历,让刘世伟坚定看好另类数据在量化投资模型中的应用,追求长期稳定投资回报;同时,也更加关注风险管控。
在风险管理层面,杉树资本设定清晰的风控原则和严格的风控指标,并坚决执行,以保障策略的稳定运作。杉树资本自主开发了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模型,进行多维度实时监控风险,其风控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对风险敞口的控制,较小的敞口剔除市场波动的影响,寻求更稳定的阿尔法收益。
风险提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及笔者的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本文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海财经·证券导报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投资决策,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
关键词: 证券导报·对话私募管理人 杉树资本 私募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