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 > 正文

“绿色国家电投琼桂行”②:零碳交通助力洋浦港践行绿色发展之路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康景林

前言:

2023年9月中旬,“绿色国家电投琼桂行”采访团环海南岛展开。来自《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电力报》、人民网、环球网等央媒及《证券导报》、南海网等海南省内党媒共十余家媒体参加。

记者们践行“四力”,开动脑力,实地走访国家电投集团海南电力有限公司多个开创海南“第一”项目;海南第一个核技术应用项目,推出“辐照+”特色产品;开发海南第一个港口岸电,配套建成全省最大集装箱码头换电站;建成海南第一个集中供冷示范园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集中供冷项目……

海南“清洁岛”“智慧岛”“生态岛”发展战略中,有国家电投浓墨重彩的一笔。

     

停泊在洋浦小铲滩码头的5万吨级巨轮,满载可达约8000个标准集装箱。记者 康景林 摄

港口岸电:全年服务3000艘货轮

“我们一年可为停泊洋浦的3600多艘巨轮节省2000多万燃料费。”

“可减排96%氮氧化物、硫化物、粉尘。能减少1168吨的排放量。”

“替代燃料量7980.8吨,一整年港口可减排二氧化碳25800吨。”

2023年9月14日,“绿色国家电投琼桂行”采访团第二站向洋浦小铲滩码头行进途中,一组组数据不禁令记者们惊呼赞叹。

以上成就,是国家电投海南公司在洋浦港书写的大手笔。两年来,公司充分利用集团岸电、换电重卡、储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的优势,全力助力洋浦港打造绿能零碳交通,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绿色港口经济。

到达码头,繁忙作业的大吊臂首先映入眼帘,载货量五万吨的巨轮停在泊位,大家俯身端详出水后的船底,感觉无比宽阔。5万吨级的货船满载可达约8000个标准集装箱,人在船旁,仰视也无法窥得完整“侧颜”。这里到处是庞然大物,想“享受”岸电服务,均需排队进港。

码头作业很繁忙,采访团进入码头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列队学习安全知识,需严格遵守地面各种划线规定,在安全区域内活动。

记者们首先进入岸电“心脏”——中央主控机房。

在这里,国电投(儋州)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安全总监张文杰告诉大家,海南洋浦港岸电项目共覆盖泊位15个,包括国投洋浦港码头泊位9个、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3个、海南逸盛码头泊位3个,最大供电容量16.43兆伏安。

以年为单位,张文杰告诉采访团这样一组数据:可为靠港船舶提供岸电供电服务达3600艘次;可实现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减排量达95%以上、减排量1168吨;可替代燃油量为7980.8吨、可减排二氧化碳量25830吨;为靠泊洋浦港的船舶直接节约船舶燃油成本2000万元以上。

国企担当  服务海南发展战略

国家电投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保障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重要使命,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绿色发展,解决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之所急。

2020年7月国家电投集团同海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团公司集团党组通过了全力支持海南建设“清洁岛”“智慧岛”“生态岛”的海南发展战略,其中零碳交通助力洋浦港绿色港口建设,是其中一项重点发展任务。

国家电投海南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赵春溢介绍,2020年9月,国家电投海南公司分别与洋浦国际集装码头、国投洋浦港、海南逸盛石化码头的主体单位签订岸电建设合作协议。

改造后的货轮正在接受岸电服务。记者 康景林 摄

“洋浦港是海南全岛唯一的提供高压变频的岸电设施的码头,载货量5万吨的巨轮经改造可前来连接岸电。”国电投(儋州)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科一介绍,船舶的岸电受电设施改造费用为500万元,眼下洋浦港每个泊位月停泊数量达几百艘。5万吨级巨轮停泊接电约24小时以上,每次用电约2万度电;1万吨左右的,靠港接电的时长约十几个小时。“从靠岸到离开,我们的设备持续送电,工作人员也在不间断地巡视检查。”

光有岸电还不够,国家电投海南公司对洋浦港的服务是全方位的,另一个重点在码头上穿梭不停的集装箱运输重卡。2021年,公司接着与洋浦港签订港口纯电动重卡换电站建设合作协议。

5分钟换电完成  纯电重卡年减排6900吨

紧邻5万吨轮泊位,是一座纯电动重卡换电站。一辆载重50吨的重卡正在缓缓驶入。记者们手疾眼快,纷纷掏出手机录制换电全过程。

车辆停稳,一个巨型机械臂移至车头后的电池上方,精准抓取与车身等宽的巨大电池,将其移入电站卡位开始充电。很快,机械臂再抓出一块满电电池装回车身,安装稳当后,重卡向前方直线驶出,开始工作。整个过程5分钟,零噪音。换电后,重卡可连续行驶8小时。

正在换电的纯电动换电重卡,机械臂正在将硕大的电池装入车身。记者 康景林 摄

洋浦港项目于2021年1月28日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1250兆伏安,配置8台150千瓦的充电机。项目建成后,实现洋浦港拖车全电能替代,洋浦港每年可减少燃料量214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00吨,节约成本约1670万元。

李科一为采访团算了一笔“小”账:重卡电池容量150千瓦,一个小时可充满电。改造前,重卡每装卸一个集装箱,用燃油1.8升柴油;改造后只需要耗电1kWh。

码头配备36辆纯电动换电重卡和43套重卡电池箱,总电负荷功率为1050千瓦。12台车一个班,三班倒,全天24小时不停地循环。  

李科一介绍,洋浦港零碳交通项目建成,助力洋浦港绿色港口建设,极大提升了洋浦港的绿色形象,为洋浦港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港注入绿色新动能,同步实现“绿色节能减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采访团在洋浦港小铲滩码头五万吨级正在接入岸电的巨轮旁合影。杨蕴 摄

据了解,国家电投提倡能源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儋州公司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资源禀赋,在洋浦港全力发展零碳交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耕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以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为发展目标,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清洁、智慧、生态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绿色国家电投琼桂行 洋浦港
责任编辑:吴梅娜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