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自贸港 > 正文

证券导报记者 康景林 林师炜 杨蝶 

编者按:

一个月前,2023年11月30日,国内首个SPAC大会——“2023海南自贸港SPAC创新发展论坛”在三亚成功举办。

这一特殊的境外上市方式引发与会单位极大热情。会后,不少单位组织进一步的研讨,消化大会的核心观点,展开学习、探讨。大家在解读SPAC,分析自贸港背景下的SPAC发展前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境外上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支持海南企业境外上市。

30天来,大家将目光聚焦在产业上,思考如何通过SPAC获取境外优质资产以提升国际竞争力,让产业集聚落地海南。

与会代表对大会仍在进一步认识SPAC,关于它的讨论依旧热烈。作为大会承办方,本报不断接到来自资本市场不同主体对大会的反馈。年终岁尾,我们记录部分与会代表的观点予以刊登,这是国内首场SPAC大会报道的结束语,更是海南SPAC大会的畅想曲,让我们共同期待SPAC未来在海南的广阔空间。 

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金融监管二处处长罗洋:

引资回流 加快自贸港产业发展

海南支持支持SPAC,我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境外上市。

第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支持海南企业境外上市、发债等手段,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推动符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定位的相关企业加快发展。

第三,从SPAC近年来在境外市场表现来看,我们认为境外SPAC已经度过了炒作的阶段,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对于海南自贸港企业是一个明显的优势。比如,对注册在海南的私募基金及其优质管理人,通过境外SPAC募集到的资金回流海南来讲,比较有优势。此外,在De-SPAC阶段,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央监管部门,对海南回流资金也呈现出比较宽松的管理模式。De-SPAC的资产或项目只要符合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的,都大加鼓励。

第四,我们认为海南重点园区和市县政府通过SPAC投资项目,可以成为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思路。特别是澄迈软件园、崖州科技城等有科技属性且非重资产行业的园区,完全可以利用好SPAC作为一种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

第五,从海南省级配套支持政策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就SAPC本身来说,只要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要求,有中国证监会的路条,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对于De-SPAC,我们非常欢迎,并鼓励De-SPAC项目落地海南。落地后,我们支持园区和市县政府给予一对一的招商策略,省级层面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

三亚金融发展局局长刘锡安:

Spac+vie是海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

从海南首单spac成效看,其上市并购结合产业投资运营模式推动实体经济融入境外资本市场。这种模式既可以实现境内外投资融资的资金进出良性循环,还可能实现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优势的产业补短护长,形成闭环。在立足自贸港建设条件下,整个Spac+vie模式中的多主体和长链条特点可形成优势政策多点发力、集成创新、有差异吸引力的特点。

从地方金融发展动态看,Spac+vie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推动海南新型金融业态逐渐丰富创造条件。自贸港建设以来,私募基金行业中管理人数量和管理资金规模已进入全国各省市的中上水平。Spac+vie一方面引导私募基金顺应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变迁,另一方面鼓励境内外更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推动更高水平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从支持引导体制机制看,Spac+vie非常有必要通过特定聚集区或示范区的方式来集约推动试点。首先是在涉及到制度集成创新领域有必要集中专业资源、监管力量来服务的,普适型政策难于培育创新动力。其次是由于该模式主体多、链条长,入驻主体或服务内容可以均衡的条件相对好理顺,跨市县、园区间对于该模式推行中的招商劣势顾虑大可不必。最后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新金融形势下不断提升专业性,通过特定聚集区或示范区更有利于专业化队伍培养和锻炼。

中天云朗执行总经理尹栋:

对接全球化资本市场 引进来、走出去

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支持企业利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化。证监会明确表态依法依规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制度。并出台了一系列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保驾护航。

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跨境资金池、QDLP、QFLP等一系列新业态从无到有,海内外金融机构纷纷落地开展业务,为自贸港与全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基础,SPAC(特殊目的并购公司)作为目前国际市场比较火热的上市创新融资模式,其优点是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中为企业提供了简单、快捷、高效、确定的上市融资路径,同时也为私募资本退出提供了快速的退出通道。SPAC模式集中了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不仅能帮助国内企业充分对接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全球化资本市场,利用其丰富的融资工具及多样化融资币种优势,使企业IPO融资非常便利,也使企业上市后再融资也非常便捷。

海南可以将SPAC作为自贸港金融制度集成创新的载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推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实现海外上市融资、产业集聚落地海南,并带动相关产业通过全球资本市场实现转型升级、产业整合以及做强做优做大,获取境外优质资产提升国际竞争力。

延安医药(839010)董秘严诗涵:

灵活性更高 自贸港优势得天独厚

从热潮到冷静,SPAC市场正向着健康和理性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一个专业市场焕发长盛不衰的活力。对于寻求上市的公司主体来说,SPAC依旧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有别于传统IPO,SPAC的审批速度快,确定性更强,灵活性更高,因此获得不少公司青睐。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等待并购前投资SPAC股票可以获得固定收益,浮亏风险较小,当后期收购优质标的,将带来巨大的获益空间。

2021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监管新规的实施,将建立全新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监管体系,对包括SPAC方式的间接境外上市将进行统一备案监管。相关拟上市公司可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探索海南自贸港金融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遇。

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执行总裁杨冀川:

应吸引具有全球视野的PE和VC机构

我认为海南有条件也有必要走出自己独特的一条SPAC的发展道路。比如利用自身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尤其是在资金流通与税收管理方面具有的优势吸引第一流的国际化券商,具有全球视野的PE和VC的投资机构,充分发挥它们的资源与项目优势,特别是将PIPE资源通过SPAC进行推广。这样一举两得,既发展了市场又引进了一流的机构。

广发证券海南分公司总经理李君华:

还原SPAC 助力自贸港金融创新

一个月前,我前往三亚参加国内首个SPAC大会。特别感谢三亚市政府,以及包括省、市金融局和证券导报,能够在短短半年间就把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这样一个市场热点与创新在第一时间呈现给所有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并且举办得这么成功,这种专业、高效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值得肯定。

其次我觉得通过专业财经媒体,三亚金融局对SPAC的挖掘,还原整个首单SPAC的实操全过程,让我们知道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是有一批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踔厉奋发的人,在不停地把海南自贸港各种优势和创新不断推向深入,把它做成持续推进成为复制的成功案例。我觉得这让我们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增添了更多的信心,也让我们有更多的可能去汇聚这种力量,一起去向前,去寻找自贸港金融创新的方向和突破点。

海南省财投金控征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

通过学习交流 坚定了发展SPAC业务的信心

海南首单SPAC成功落地三亚,第二单SPAC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我们一直想了解这项业务在三亚的发展脉络以及怎样助力企业的未来发展。虽然从事金融科技多年,但是对于SPAC上市机制一直不够了解。上个月,我专程前往三亚论坛现场参加大会,交流学习,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线下交流、学习的机会。本次活动是国内首个SPAC线下论坛,汇聚了众多的从业机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将SPAC模式下的IPO、海外并购、反向收购、跨境募资等多种金融功能进行了深度探讨,也坚定了海南资本市场发展SPAC业务的信心。期待未来三亚能够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探索打造SPAC业务的海南模式,将成熟的海南经验推向全国,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贡献海南自贸港的力量。

中视文化(430508)董秘姜冬紫:

SPAC将成为融资的新选择和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系统地学习SPAC业务模式。本次大会汇聚了众多学者和大咖,以实际落地的业务案例为样本,用专业化的知识架构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境外融资路径的知识盛宴。 依托海南自贸港金融支持政策,三亚在离岸贸易、跨境融资、境外募集资金境内使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与企业服务相关的便利化金融政策与SPAC业务模式有机结合,能够为SPAC业务在海南的集聚和发展提供助力。

SPAC业务模式为初创企业的融资和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传统IPO的有效补充,SPAC业务模式可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融资选择和投资机会,从而提升海南自贸港的资本市场竞争力。

海南勤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高本福:

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这种融资模式

在活动现场,我们通过和岛内岛外的金融从业机构面对面交流,对SPAC的业务模式进行了更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与会嘉宾的案例分享也让我们也对SPAC上市的架构和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SPAC模式能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市难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及机构从业者能够在SPAC模式的推广和解读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分析SPAC模式中的上市成本、风险点以及产业项目的运营闭环等内容,让企业家们更了解、更信任这种融资模式。”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响应“加快SPAC集聚三亚倡议书”,共同探索SPAC模式在海南落地更多案例,推动SPAC模式在设计和运营上的集成创新。

关键词: SPAC大会
责任编辑:吴梅娜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