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1月31日讯(记者 林师炜)记者从1月31日举行的“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海南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精准有力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全省主要金融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其中,2023年海南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下历史新高。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海南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现场。林师炜 摄
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革在会上表示,2023年海南金融运行呈现“金融总量保障有力、重点薄弱领域精准滴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特点,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全年存贷款实现稳步增长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下新高
据黄革介绍,2023年,海南存贷款稳步增长,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479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新增1157亿元,同比多增174亿元。贷款方面增长也显著提速。截至2023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916亿元,同比增长7.4%,比上年高2.8个百分点, 若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速达9.3%;全年各项贷款新增826亿元,同比多增342亿元,新增量达2017年以来最高值。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创下新高。2023年,预计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88亿元,同比多增176亿元,全年增量是2019年的1.45倍。
2023年,海南聚焦“优结构”,通过信贷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具体表现在园区金融持续增长、普惠金融量增面扩、绿色金融加速增长、科创金融持续发力。
2023年,金融助力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末,全省13个园区贷款余额1281亿元,同比增长34.2%,比上年高7.6个百分点。其中,文昌国际航天城同比增长97.0%、海口江东新区同比增长70.5%、海口综保区同比增长38.0%、洋浦经济开发区同比增长39.9%,金融助力我省自贸港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截至2023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58亿元,同比增长18.7%;贷款户数12.4万户,同比增长17.0%。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257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农户贷款同比增长25.0%。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同时,金融为海南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73亿元,同比增长44.3%,比上年高14.0个百分点。八成以上绿色贷款主要用于清洁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同比分别增长40.2%和48.6%。金融为海南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持续增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省科技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3%,获贷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9.4%。其中,投向制造业的科技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4%。
推动实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全省约1600亿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
黄革表示,过去的一年,海南聚焦“降成本”,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实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3年,人民银行两次下调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显著下降。全年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3%,比上年低15个基点。其中,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分别比上年低15个、17个、35个基点,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方面,2023年海南全省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低55个基点。全省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同期低62个基点。2023年9月以来,全省约1600亿元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得到下调。
农户贷款利率也显著下降。2023年,海南全省新发放农户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低38个基点,农户获贷成本逐步下降,金融支农助农成效进一步提升。
全省涉外收支合计同比增长39.5% 自贸港金融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黄革介绍,2023年,海南金融聚焦“促开放”,外汇和跨境人民币大幅增长,涉外收支规模上升至全国中等水平,跨境人民币实现新突破,自贸港金融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2023年,海南涉外收支合计873亿美元、同比增长39.5%,增速全国排名第16,比2018年上升9位。
2023年,全省人民币跨境收付额3268亿元,同比增长122.9%,增速居全国前列,结算量首次突破三千亿,占本外币跨境收付额的比重首次突破50%,有效满足自贸港实体经济跨境使用人民币的需求。
黄革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有力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做强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关键词: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海南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