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全年可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 预计每年可储备约7720吨负碳

海财经·证券导报3月19日讯 (记者 林师炜)3月19日,记者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琼海市作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下称示范区)的所在地和东道主,具体承建了示范区建设项目中接近一半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7个子项目。目前,示范区全年可以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预计每年可以储备约7720吨负碳。

据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介绍,琼海主要承建了示范区的园林景观的低碳生态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项目。

园林景观的低碳生态化方面,琼海开展了乡土型低碳绿地营造,大部分采用海南岛本土的植被树种,通过“异龄复层混交”的种植模式,构建高碳汇的植物群落。同时,琼海对红树林湿地进行了系统修复,提升内湖水质,并且还适当保留了裸露泥滩,形成林、滩、沟、湖动态变化的湿地格局,构建完整的红树林“生物链”。此外,琼海还营造了高品质的低碳公共空间,“椰林聚落”具体从材料减排角度采用了竹集成材料进行建造,从施工效率角度采用了数字模型部件进行加工,从后期运营角度设置了1500多块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板,通过这样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人们提供兼具生态功能和多样趣味的游憩驿站。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琼海按照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着力打造安全韧性的水循环体系。琼海对亚论广场进行了透水铺装改造,实现雨水资源利用的“低能耗、减碳排、自净化、长保鲜”。此外,琼海建设了高品质的供水项目,采用了先进的超滤工艺和专利产品,既能够解决瓶装水无节制的消耗使用,又能够为示范区提供高品质的供水服务。

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方面。琼海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了垃圾收运设施改造,配套了相应的大数据平台、智能垃圾箱、智能称重设备等一整套运行系统,将垃圾收运监控、垃圾分拣、分类统计、设备信息管理等功能集成为一体,优化提升垃圾收运效能。同时,琼海建设了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因地制宜采用“好氧发酵”工艺,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等,可以将东屿岛内的有机物进行加工,就地利用、变废为宝,而且项目的光伏发电量可以替代园区约12%的电耗。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琼海不仅促进了减碳降碳效益,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形成了城市建成区绿色降碳改造的新经验。

傅晟进一步介绍道,根据全过程咨询团队对碳减排的测算结果,以2019年为基准年,测算的现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1.22万吨,开展示范区建设以后,这个排放量大幅降低到470吨,整体的减碳效果显著,实现了近零碳运行。同时,示范区全年可以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既能够满足示范区每年约1700万度的用电需求,还可以剩余接近一半的绿电进行上网,预计每年可以储备约7720吨负碳。目前,论坛年会的所有场馆已经可以实现100%绿电供应,这也为我们未来在会议会展产业发展中,更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办会”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整套的“规、建、管”运行流程和实施路径,可以作为探索城市建成区绿色降碳改造问题的微观模型,为我国城市绿色降碳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关键词: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
责任编辑:乔洋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