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符容菁
开栏的话:
一头连着县城、一头连着乡村,乡镇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作用。即日起,海财经·证券导报将聚焦镇域发展,选取全省各市县有代表性的乡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重磅推出海南“镇能量”系列报道,挖掘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全景展现海南乡镇近年来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变迁之路。
龙桥镇,位于海南海口市火山口地区。
这里被称为“羊山地区”,由于适合耕地的面积较少,加之靠近海口城区,人口逐渐外流,有些保存较为完整的琼北火山古村落,成了空心村。
由于独特的人文地貌和自然条件,龙桥镇昌学村成为当代人追求“诗与远方”的具象地点,意外地吸引了一群漫画家扎根于此,动漫产业从此成为龙桥镇的新兴产业。
如今,村民不断回流,在村里开起了咖啡厅和快递超市,物业进乡村,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新老居民共同在村里融洽地生活着。
截至目前,当地动漫产业企业总营收近1.2亿元,纳税500多万元。由于新产业、新村民的到来,也给新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
在一期的基础上,龙桥镇整体规划了海南·龙华动漫产业园五期连片发展,业态将从动漫产业逐渐增加至游戏、直播、短视频、网络教育等方向的数字文化产业。
这个小镇,目前走出了一条以数字文化产业振兴乡村的独特发展道路。
昌学村一角。记者 符容菁 摄
村里来了一群漫画家
“龙桥镇位于羊山地区,大多数土地表面都是石头,土质层比较薄。”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龙官进表示,“羊山地区”,指的是火山喷发后的区域,地底下大多是石头地。因为火山地貌地区的耕地少,并且火山地形使得土地缺水、贫瘠,通常以传统农业为主营产业的乡镇发展道路在龙桥,显得比较艰难。
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行不通以后,辛勤、勤恳的龙桥人,便开始靠“手艺活”讨生活,不少能人巧匠手艺堪为一绝。
据了解,过去龙桥镇的多个村庄分别发展铁器加工、木器加工与家具制作。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龙桥镇的打铁制品几乎占据了海南岛90%的刀具和小农具市场。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过去不宜农业的劣势,却因羊山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风貌,逐渐转化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个画里的地方,吸引了一批漫画家,成了他们追求“诗与远方”的具象地点。
“因为北京通州大拆迁,我们将团队搬迁至武汉,又遇上了疫情。”海南漫创社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海南漫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慧谈道,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创意创作者对于配套的要求不是很高,反而对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较为向往。2021年,海南漫创社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创社)将其全国业务整合至海口昌学村。
走进昌学村,一只活泼可爱的兔子,在建筑物上、电线杆上、草坪中随处可见。易慧介绍,这只兔子叫虚无兔。在动漫领域,大家都不成文地把兔子作为引领者的形象。
“所以昌学的虚无兔也是引领者的形象,象征着我们前期引导大家来到昌学,寄托着我们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为动漫行业聚集地的美好期望。”易慧表示。
为什么叫“虚无兔”呢?
“虚无这个词非常能够代表国漫的文化。”易慧说道,动漫这个行业的人实际上对物质追求不是很高,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通过好的作品、创意,获得相应的收入。“赚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取名虚无兔,这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个性。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动漫小镇吸引了武汉流浪草动漫文化有限公司、武汉烛天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三界动画有限公司、上海懿芙广告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动漫游戏企业来此落户。有一百多名从事动漫创作、动漫游戏、展会活动、品牌策划和创意设计的工作人员。
他们不仅是动漫产业的相关从业者,也是昌学村的新村民。
展厅里的虚无兔。记者 符容菁 摄
产值过亿的动漫小镇
昌学村是龙桥镇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琼北火山古村落,火山岩造的房子、石井、石门都保存良好。因为人口的外流,古村成为荒废许久的“空心村”。
如今,数字文化产业在这落地生根,这不仅让沉寂许久的空心村重新热闹了起来,还形成了新乡村发展的一条独特路径。
截至目前,当地动漫产业企业的总营收近1.2亿元,纳税500多万元。50多部知名动漫连载作品在这里创作,有的作品已连载8年之久,每周当这些动漫作品更新连载时,全国都有4000多万网络动漫读者在追更阅读。
因此,在昌学村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后,龙桥镇乘势而上,围绕昌学村所在的挺丰行政村区域,连片打造产业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告诉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日本作为动漫行业的先行者,已将大家所熟知的动漫人物和形象应用到旅游产业中,也与其他产业如影视传媒、玩具、游戏软件和服装等形成了稳固的产业链,为当地小镇集聚产业、资金、人口,成为小镇经济实现集聚效应的重要途径,这对龙桥镇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在昌学村动漫产业的基础上,后面几期衍生出了数字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易慧谈道,实际上动漫领域只是数字文化创意领域的产业之一,游戏、直播、短视频、网络教育等都是数字文化产业经济的一部分。
目前,海南·龙华动漫产业园(二期)漫旅国际数字创意文化街的基础建设已初步完成,一排排彩色房子矗立在保明村整洁的街道上,犹如哥本哈根的童话世界。
由于身在动漫行业多年,易慧不仅了解动漫行业,也是一名眼光独到的投资人。2021年,易慧及其联合创始人李凯成立了漫创社创意设计基地后,以此成立了动漫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投资公司等为一体的服务企业,陆续引进了40余家动漫行业公司及工作室,昌学村逐渐形成了一个动漫产业平台。
易慧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是否到一个新的地方投资主要有几点考虑,一是是否能收到相应的投资回报;二是业务是否能够有序地开展,并且能够降低整体经营成本;三是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下,经过前期的探索,摸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如内容出海,企业来到海南以后也获得相应的服务。
因此,通过前期摸着石头过河积攒的经验,易慧的团队逐渐摸索与打通了动漫产业在海南的发展路径与方向,与龙华区政府共同以商招商。
2023年,漫创社与龙华区全资国企海口市龙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海南漫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为园区发展提供数字内容跨境业务咨询服务、财税业务咨询服务、人才服务与金融融资业务咨询服务等园区服务。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意向入驻龙华动漫产业园二期。
产业入驻村里一年来,漫创社还引入物业进乡村的治理理念,与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了龙华昌学物业公司,主要负责动漫小镇的物业服务、运营管理、项目管理和综合服务。
“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还吸引了许多村里的年轻人回村发展。”龙官进表示,“物管乡村”的创新治理模式,不仅让新老村民共同参与治理乡村,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据了解,物业公司目前累计实现营收超280万元。
海南·龙华动漫产业园发展规划。龙桥镇供图
打造文化产业出海的试点
随着“Z世代”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中国动漫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值规模不断攀升。数据显示,中国动漫产业产值从2013年的88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212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
动漫产业企业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在国内也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但也越来越“卷”。入局者越来越多,因此只能把蛋糕做大。
“所以现在大家也关注到了海外市场,逐渐走向海外。”易慧表示,海南在文化产业这一块是一个发力点,目前团队发展比较关注的也是文化出海。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海南文化产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机遇就是自贸港建设所带来的战略、政策、资本、项目和人才等诸多利好的叠加。
“当下的环境大家都很忙很焦虑,也很卷。”易慧认为,文化产业更多的是要传递治愈,希望聚集到昌学村的文化产业企业能够共同打造一个有活力、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产业生态环境。
谈及保明村二期的彩色街区,易慧欣然一笑,为什么采用多巴胺色?因为多巴胺本身代表的就是快乐。希望企业聚集到这边以后相互能有一些碰撞,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让更多好玩的、有创意的人才能够在这里孵化出来。
目前,在昌学村的百余位动漫人才中,其中有5人通过高层次人才认定,1人通过创新创业人才认定,突破海南动漫高层次人才零的突破。
面对AI的快速发展,易慧显得很坦然。“不是打击,更多的是促进创作人员的学习。也不是替代,相当于是软件的升级。”AI对于动漫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从业人员需要快速学习和运用,因为AI会促进产效比,这也是团队敢于尝试海外业务的原因。
“由于文化出海涉及的部门较多,属于新型业务,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布局海外业务,而且把海外业务的门槛要求、海外收入的流程和方式,已经摸索一遍。”易慧说道,所以园区内的企业如果有相应的业务需求,可以在园区得到一站式的服务。
此外,鉴于前期的摸索,易慧的团队目前已走在行业的前端。除了产业合作服务与运营服务之外,基于漫旅这个平台,还可与园区企业进行业务合作。“这是龙华区打造数字文化平台运营公司和动漫产业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把本土的数字产业经济产业做起来,希望能在村里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出海的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