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海财经研究院 > 正文

跳伞,下一个冲浪运动? | 瞰见飞经济③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符容菁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旻旻对着镜头说完这句话后,就跟着跳伞教练从几千米的高空中纵身一跃。

在4000米高空上,卢淼坐在直升机里举着蛋糕,教练在她身后举着生日快乐的横幅,刚刚经历失恋的卢淼把去海南跳伞作为自己30岁的生日礼物,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但仍然是满脸的期冀和坚定。

“我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跳伞等极限运动的视频。年轻人不跳一次伞,好像就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大厂打工人旻旻,在发了年终奖后,就马上制定了假期的跳伞之旅,特意选择了手持加第三方拍摄的摄像满配套餐。

周五下午,北京某大厂高管吴芯处理工作的速度明显加快,因为一会他要直奔机场飞往海南,开启周末两天的学习跳伞之旅。“4000米的高空果然不一样。”刚跳完伞的吴芯感慨,焦虑与烦恼在高空带来的刺激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似乎每过一段时间,年轻人都会想出一种逃离当代生活的方式,比起父辈口中的“安稳人生”,他们更愿意打破常规。将一项项“冒险游戏”转变为“社交密码”:从冲浪照片刷爆朋友圈,到滑雪视频在抖音疯传,再到跳伞成为年轻人释放压力的新出口。

据了解,跳伞运动分为双人高空跳伞(商业跳伞)和单人高空跳伞两种。目前大多数人体验的是双人高空跳伞,也就是专业教练通过背带与玩家固定在一起,共同完成跳伞运动。

无论是体验玩家还是专业玩家,这个群体都越来越大了。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参加空中游览的游客近60万人次,其中,参加跳伞活动的超过10万人次。2023年海南完成跳伞飞行4.53万人次,占全国近四成,这个曾经的小众极限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大众旅游消费的新赛道。

三亚塔赫跳伞基地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张恩铭分析,目前跳伞的人群主要分布在21岁至35岁之间,主要是年轻人群,其中60%是女性。

“来体验跳伞的人群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自己跳’,纯属自己体验,另一种‘为别人跳’,通过跳伞来获得一定的认同感。”张恩铭告诉记者。

正如有体验者所述:“站在机舱门口的瞬间,既是自我突破的开始,也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如此,许多年轻人将跳伞经历分享在社交平台,并进行感受、穿搭、流程的交流,通过分享跳伞瞬间、塑造人设标签,以此获得圈层的认可,这种社交属性使跳伞成为现代人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

目前,小红书上“跳伞”相关话题的笔记篇数过万,年轻人通过分享跳伞经历,不仅获得了圈层内的认可,也为跳伞产业带来了持续的关注度和流量。

从最初的单纯跳伞体验,到如今与海岛婚礼、企业团建、个人庆祝等多元场景的融合,跳伞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承载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生活和身份认同的追求。

你会将跳伞加入自己的人生愿望清单吗?


关键词: 瞰见飞经济
责任编辑:吴梅娜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