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周刊 > 正文

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让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走进大众视野,短视频平台用户占网民总数比例已逾九成,以流量为核心、以内容为基础的网红经济顺势风行。乡村的文旅资源,曾经因空间闭塞、渠道不通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凭借强大内容生产与传播能力的网红经济,打通了与城市消费市场直接对接的渠道,不但将乡村的山水风光、风俗文化、特色美食与地方特产等带入大众视野,而且能实现文旅资源的创意挖掘、加工转化与业态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文旅从资源端向产业端转化,激活乡村发展潜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网红经济的内涵解析

网红经济并非单一流量变现模式,而是以数字传播平台为中心,经内容创作、流量聚集、价值实现形成的生态经济,内涵丰富、元素多元,是乡村文旅融合的重要支撑。其内核以内容为媒,通过创意挖掘乡村资源,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视觉内容,将非遗、农耕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故事叙述,让乡村资源成为有情感的元素。机制上以流量聚集实现价值转化,通过精准投流、达人效应、优质内容、流量叠加吸引并汇聚流量。价值上以用户体验与消费转化为核心,借直播带货、“内容+电商”拉动“看景—体验—消费”。生态上是创作者、平台、乡村主体、消费者等多元协同聚合,为乡村文旅融合提供生态支撑。

二、网红经济驱动乡村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资源激活:以内容创作释放乡村文旅价值

乡村文旅的本质就是资源禀赋的释放,网红经济依靠优质的内容生产,让资源摆脱了“静态闲置”的桎梏,成为“活IP”。对于自然生态资源,借助航拍、延时摄影等方式,展示乡村四季景观与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再配以治愈系文案和音乐,营造大众“向往的生活”场景,吸引用户来观光度假;对于文化资源,以“技能+故事”的方式,展示非遗传承人的制作技艺、传统节庆举办流程、农耕劳作流程,让用户在观看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产生文化认同;对于关联产业资源,通过让农产品种植、加工的过程成为“活态资源”,如茶园采摘、茶叶冲泡、果树打理等,展示乡村的产业特色,为后续“文旅+消费”做铺垫,最大化发挥资源的优势效用。

(二)业态创新:构建“文旅+”多元融合场景

借助网红经济的流量与热度,乡村文旅能突破单一观光游览的形式,转向“体验+”型业态,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文旅+农”方向,围绕农事设置春日采茶、夏时摘果、秋时收稻等场景,再结合农耕文化教育、手工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农耕之美;“文旅+非遗”方向,开设非遗手工坊,非遗传承人就地而坐,客人们或亲手制作陶艺、编织手作、刺绣作品,或将非遗元素融入客栈民宿、餐饮、服饰、文化摆件等,让非遗场景成为客人参与民宿布置的元素;“文旅+电商”方向,乡村设置文旅直播基地,游客在体验文旅活动的同时,可边直播边消费当地农副产品、文创产品,还可以体验“私人种植”“农产品认养”,实现“旅游+消费”,延长乡村文旅价值链。

(三)品牌建设:打造乡村文旅特色IP

依托网红经济的优势,助力乡村文旅形成特色品牌,建立持续性吸引力。一方面,以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形成乡村文旅核心品牌,例如“生态康养地”“非遗文化游”“生态研学地”等,在数字平台通过统一的视觉形象(乡村LOGO、特色吉祥物)和固定内容风格(治愈系、文化科普系)持续输出内容,加深大众对乡村文旅品牌的认知印象。另一方面,通过达人探店、话题营销提高影响力,邀请网红达人实地体验乡村文旅项目,在其账号进行打卡记录,同时发布#乡村最美打卡地#、#非遗文化体验季#话题,吸引用户关注参与、口口相传,将乡村文旅品牌从“区域性”推向“全国性”,建立持续性品牌影响力。

(四)生态构建:完善协同发展支撑体系

要实现网红经济与乡村文旅的有效协同,就要构建多方支撑的产业生态,保障产业平稳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需优化村庄数字网络基础设施,便于直播及短视频创作,同时优化交通、住宿、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优化游客体验环境。在主体协同方面,通过构建“平台+创作者+乡村主体”的协同模式,平台负责人员培训及流量支持,创作者执行内容生产及传播任务,乡村主体提供服务及管理内容支持。在服务支持方面,要加强乡村文旅工作人员的培训,从创作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电商培训等方面入手,提升乡村文旅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制定统一流程,保障游客在游览、购物中获得同等的高质量服务,为乡村文旅奠定基础。

结语

网红经济以内容生产、流量集聚、价值变现为优势,为乡村文旅融合注入新的发展理念,网红经济不仅能将乡村文旅资源通过数字传播场域触达社会大众,更通过改变业态、构建生态,推动乡村文旅从资源走向产业,让乡村更具生命力。未来二者还将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只要从乡村资源禀赋、乡土文化传统出发,以内容为根本,以体验为内核,以合作为关键,就能不断挖掘融合优势,让乡村文旅既保留乡土特质,更具备发展活力,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形成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刘瑜、刘嘉鋆、汤艳雯、骆梦雪、王子墨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关键词: 网红经济
责任编辑:冼雅雯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