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投资者,就会发现,其实从上个月底开始,大A里消费电子概念股涨得还不错,且近段时间以来频频异动走强。回顾五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消费电子概念板块中,长盈精密、英集芯、国光电器、水晶光电、兴瑞科技等股集体涨停,歌尔股份涨逾8%。
根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6935万部,同比下降29%,销量水平重回十年前。可见在疫情和消费力走低的双重夹击下,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销量今年出现了意料之内的下滑,与预期数据相差不远。而且虽然二季度数据还没出炉,但业内一致料想,情况亦不会太过于乐观。
在当地时间6月1日,IDC发布最新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3.5%、至13.1亿部。自2022年一季度以来,手机、PC等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持续下滑,主要由于手机等消费电子额外需求有所减弱、疫情导致下游工厂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导致。但同时IDC认为只是短期下滑,预计到2023年市场将会以5%的增速复苏。通过对历年手机销量的季节性变化分析,判断随着后续疫情逐渐稳定、各地消费刺激政策出台,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有望回暖。
同时在半导体方面,IC Insights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11%、达到创纪录的6807亿美元,主要由于半导体行业整体需求旺盛,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相关电子产品带动作用显著。
近年来,消费电子产品快速迭代式发展,带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设备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为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攀升带来长足的驱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消费电子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16120亿元,2021年增至18113亿元,市场规模庞大。业内预计,在疫情影响趋弱、复工复产情绪升温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带动下,消费电子需求有望逐步回暖,预计全国市场将迎来消费电子旺季,2022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18649亿元,同比增长3%。
随着5G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拥有的消费电子终端设备数量的增加,多设备之间互联互通、数据传输与共享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同时,由于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终端设备基于轻薄化、设计简约等考虑,接口不断精简。互联互通的场景需求和设备接口数量日益减少的发展相悖,催生了各类信号适配器、连接线的新增市场需求,使消费电子配件市场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业内预计将促进消费电子市场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疫情影响的凋敝大环境下,“618”期间的销售数据显示,VR、投影仪、洗地机等新类型的消费电子品类销量反而出现了逆势爆发,这三个品类当中,“618”期间的销量同比都跑赢了去年,头部厂商销售额甚至是去年的数倍,有的还提升了年度的销售预期。业内人士分析,此类新型电子消费产品热销的原因是疫情产生了宅家游戏、健身、观影、办公上课的场景,硬生生拉长了用户的居家时长。
这里着重需要注意的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电两大类的消费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是指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近年来,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近1.4亿台,同比增长25.4%,预计2022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1.57亿台。
而智能家电是指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也是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5%。其中,2021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达5760亿元,同比增长11.7%。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逼近6000亿元。
而疫情过后将会有一波远程办公电子产品的升级,比如手机视频会议系统、语音识别系统、电子发票、电子签章、可以开视频会议的电视和可以开语音会议的智能音箱等,居家办公的设备需求将大幅提升。同时受此次疫情的影响,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销售模式向线上迁移将进一步加快,各行业将加快互联网化转型的步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不仅成为消费者下单的主要工具,也将成为商家构建在线销售平台的硬核工具。
中信证券在6月17日发布的研报表示,受外部环境波动以及疫情反复影响,消费电子板块年初以来估值水平持续降低,当前消费电子(中信)指数ForwardPE约24倍,处于历史底部。随着局部疫情影响趋弱,手机、PC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以及智能手表、ARVR、汽车电子等新终端拉货,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中航证券也认为,当前消费电子行业预期见底,展望后市,即将迎来消费电子旺季,叠加复工复产情绪升温、政策帮扶等因素,需求逐步回暖。
声明:以上观点来自港澳资讯投资顾问符绩权,执业证书编号A0620617050004,其所述观点来自港澳资讯点金手数据,发布日期2022年6月20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 消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