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国首单暂时进境修理内销业务落地海口综保区

海财经·证券导报12月4日讯(记者 林师炜 通讯员 林锴 高爽)12月3日,经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暂时进境修理的4辆新能源叉车从海口综合保税区通关内销,标志着全国首单暂时进境修理内销业务在海口综合保税区(下称海口综保区)落地。

据了解,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海口综保区内的重点企业,致力于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进口的新能源叉车自日本进境,在海口综保区内进行专业维修后内销,可为企业大幅减少运输成本、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企业扩大维修产业规模。

此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创新性提出允许不复运出境的货物转为内销的措施,对自境外暂时准许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修理的货物,复运出境的,免征关税;不复运出境转为内销的,照章征收关税。这一措施增加了保税维修货物内销的渠道,将有利于海南自贸港暂时进境维修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我们运用暂时进境修理内销政策,将自日本进口的叉车在海口综保区维修后,内销至海南、深圳、上海等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部分维修后的产品延伸转口东南亚和全球其他国家。”海南平野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肖雄山说。

马村港海关副关长吴家锐表示,暂时进境修理内销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的先行先试政策之一,既涵盖了以往“两头在外”保税维修的内容,又增加了内销渠道,为企业进一步拓宽产品销路、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支持,对自贸港维修产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的利好。

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在业务落地的过程中,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多次联合海口综保区管委会与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指导企业完善所需的材料。同时,注重风险评估和防控,确保新型业务严格按照海关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开展。下一步,海口海关将继续以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把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关键词: 进境修理内销业务 海口综合保税区
责任编辑:吴梅娜

Copyright©海南日报报业集团 海财经·证券导报       电话:0898-66810989

传真:0898—66810874      举报邮箱:zqdbcb@163.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5楼      备案号:琼ICP备20210096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