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洪佳佳 通讯员 麦名逸
当一条条鳄鱼在东方市鳄鱼小镇的养殖池里翻腾时,它们不再只是生物资产,更成了撬动金融资源的“金钥匙”。海南农商银行东方支行创新推出的“活体抵押+监控+保险”金融模式,正为这个全国最大鳄鱼养殖基地注入强劲动力,让沉睡的生物资产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活水”。
破局“确权难” 40万尾鳄鱼变身“金融资产”
东方市凭借独特资源优势打造的现代鳄鱼小镇产业园,如今已累计引进企业50余家,鳄鱼存栏量突破40万尾,近三年平均产出鳄鱼苗占全国总量的80%。但长期以来,养殖户面临着“活物难抵押、资产难变现”的困境——活体质押存在确权难、追踪难、风险高三大痛点,让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海南农商银行东方支行联合多方构建全链条抵押保障体系,为每条种鳄建立电子档案,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云监管”;同时引入保险机制,为养殖鳄鱼购买全面保险,防范死亡、丢失等风险,进一步降低贷款风险,为抵押物提供双重保障,让生物资产“变”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6月末,东方市鳄鱼小镇种鳄存栏量达3.2万条,按市价估值2.56亿元,按50%抵押率可提供1.28亿元贷款额度。“现在鳄鱼能当抵押物,我们扩建基地的资金一下子就解决了!”当地养殖户老板感慨道。
精准滴灌 “一户一策”定制金融方案
走进鳄鱼小镇,面对不同规模养殖企业在规模、模式、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海南农商银行东方支行推出“一户一策”个性化贷款策略,精准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以“土地经营权+活体抵押”的组合担保方式,向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授信;对小微企业则运用转贷款、支小再贷款等低成本资金,帮助对接小微企业债等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 海南农商银行东方支行已累计向鳄鱼小镇发放贷款5969.55万元。有3家经营主体通过“鳄鱼活体抵押贷”获得1000万元资金,用于种鳄采购和技术升级,直接带动产业年提升产值约1500万元,推动产业融合升级,为银行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
产业蝶变 从“卖鳄鱼”到“鳄鱼+全产业链”
金融支持不仅解了资金渴,更推动产业向“高精尖”跃升。在金融支持下,鳄鱼小镇已形成“养殖+加工+文旅+科研”的融合发展格局,拥有上百种鳄鱼产品、1个5椰级乡村旅游点、3家特色餐厅、1个科技小院和1个专家服务基地。预计该模式每年将为东方市鳄鱼产业新增500万元产值,推动鳄鱼小镇向全球鳄鱼养殖、加工、旅游基地迈进。
当夕阳洒在养殖池上,鳞光闪闪的鳄鱼群见证着一场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海南农商银行东方支行的创新实践证明,唯有扎根实体经济,以金融创新破解产业痛点,才能让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池“金融活水”,正滋养出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新蓝海。
关键词: 海南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