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经济圈从交通、农业、旅游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七个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记者从在9月28日举行的《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白皮书(2020—2025)》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三亚市一级巡视员、三亚经济圈市县人大常委会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荣延松表示,推进三亚经济圈区域协同发展,本质是破除行政藩篱与重塑空间价值的系统性再造,近些年来,“两市三县”在交通、农业、旅游、生产要素、生态保护、民生事业、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七个一体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以交通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动脉”,承载着经济圈内生产要素高效流动的重任。“两市三县”立足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格局,将交通一体化作为战略先导,着力突破空间壁垒、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通勤效率。
二是以农业一体化夯实区域协同产业基础。针对三亚经济圈长期存在的热带农产品“品牌小而散、质优价不优”的发展痛点,三亚经济圈以农产品品牌一体化为突破口,通过品牌共建、渠道共享、价值重塑及南繁赋能的系统性变革,推动热带农业从“单打独斗”向“区域协同”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一体化动能,谱写农业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三是以旅游一体化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自2020年起,三亚经济圈以“跨市县旅游机制融合、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区域品牌联合推广”为着力点,通过多项协同措施,实现了全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旅游产业从单点优势向全域协同格局跃升。
四是以生产要素一体化助力打造自贸港科创高地。针对土地、人才、数据等要素流动壁垒,三亚经济圈依托系统性制度集成创新,包括探索“飞地经济”新模式、实现人力资源区域共享、推行法律服务全域覆盖等举措,推动“两市三县”从“地理聚合体”向“发展共同体”跃升,为三亚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支撑。
五是以生态保护一体化促进绿色发展优势聚合。三亚经济圈以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壁垒,运用系统思维统筹生态要素,构建起“共保联治、互利共赢”的生态保护一体化新格局。
六是以医疗、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推动民生服务跨域共享。三亚经济圈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导向,为经济圈从“地理聚合”迈向“民心相通”奠定坚实基础。
七是以政务服务一体化引领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共建。聚焦经营主体需求,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涉企服务效能、推进增值化政务服务、拓展信用赋能场景四大举措,重点协同推进监管执法跨区域共治、企业居民服务跨区域共享,全力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稿件来源网址:https://www.hinews.cn/page?n=2756781&m=1&s=1044
关键词: 三亚经济圈 “七个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