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琼风海韵启新程,港澳资本涌新潮。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特此开设“海南自贸港港澳企业 活力启航”专题栏目,聚焦琼港澳合作,展现港澳企业蓬勃活力,增强投资信心,共促营商环境优化,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海南自贸港港澳投资“同心圆”。
海财经·证券导报记者 林师炜
2025年1月13日,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名健康男婴“乐乐”在医院呱呱坠地。乐乐之名取自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乐城先行区”)的“乐”字,他的到来也是“海南省红十字会阳光宝贝”基金助力家庭幸福的一个缩影。
“乐乐”的父母杜女士夫妇均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地中海贫血(下称“地贫”)曾让许多海南家庭陷入困境。作为我国南方地贫高发区之一,海南重型地贫患儿需终身输血、去铁治疗,年均医疗费用超10万元,成为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转机始于2022年。香港德雅集团全资医疗机构——海南德雅国际医院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德雅医院”)落户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乐城先行区”)。海南德雅医院由海南省委统战部引进,是乐城先行区内首家港资医院,医院汇聚了生殖医学、遗传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依托国际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破解地贫难题。2023年7月,海南德雅医院与海南省红十字会发起设立“海南省红十字会阳光宝贝基金”(下称“阳光宝贝基金”)。在海南德雅医院的帮助下,杜女士夫妇得到阳光宝贝基金的经济资助,成功诞下了健康的“乐乐”。
设立阳光宝贝基金,为地贫家庭撑起“希望伞”
海南德雅医院院长梁家康是“香港试管婴儿之父”,他于1986年缔造了香港首例试管婴儿。2022年,他带领团队将香港先进的生殖医疗技术引入乐城先行区。
“乐城先行区的‘国九条’及其后续政策是我们落地海南的核心驱动力。这个政策赋予了乐城先行区独一无二的制度优势,特别是在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准入、特许药械进口、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等方面。”海南德雅医院董事长骆胜威表示,乐城先行区的一系列政策为海南德雅医院引进国际领先医疗技术、药物和器械,服务国内外患者,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便捷通道,也坚定了海南德雅医院的发展信心。
在落地乐城先行区后,海南德雅医院便马不停蹄开始了在地贫防控领域的布局。2023年3月,海南德雅医院联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博鳌分中心”。2023年7月,海南德雅医院携手海南省红十字会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地贫专项基金——阳光宝贝基金。
海南德雅医院与海南省红十字会发起设立阳光宝贝基金。
“海南育龄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达21.03%,黎族人口高达64.5%,重型地贫患儿多集中在农村地区,难以承担地贫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很多地贫家庭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不敢生。”骆胜威表示,阳光宝贝基金设立的初衷,就是要帮助这些地贫家庭卸下经济包袱,利用先进技术帮助他们生育健康宝宝。据介绍,在阳光宝贝基金的支持下,海南德雅医院采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覆盖筛查、促排卵、PGT检测到早孕检查全流程费用,从源头阻断地贫遗传。
阳光宝贝基金采用“政府+医院+慈善”运作模式,获得了包括邵氏基金会在内的社会资本的捐赠。截至目前,阳光宝贝基金资金池达708.5万元,累计资助80余个家庭。阳光宝贝基金覆盖范围已扩展至全国7个地贫高发省份,通过与多家基层医院建立合作,形成了“基层筛查-基金申请-医院治疗”的闭环。
2025年,琼海市政府将地贫防控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项拨款支持“阳光宝贝基金”工作。此外,海南德雅医院还与琼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医联体合作,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联合诊疗,形成“筛查、诊断、干预”的一站式地贫防控方案。
现代科技赋能,过硬技术筑牢防控线
“阳光宝贝基金解决了地贫家庭治疗的资金问题,而保障健康宝宝诞生的,是过硬的生殖医学技术。”骆胜威介绍,围绕遗传病筛查、产前诊断、不孕不育治疗等领域,海南德雅医院设置了生殖医学中心、遗传基因中心、妇科微创中心等多个核心科室。
其中,生殖医学中心拥有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人工辅助孵化术、配子与胚胎冷冻保存与复苏等技术。
遗传基因中心则依托遗传学分析平台,全面开展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工作。妇科微创中心负责开展宫腔镜、腹腔镜、阴道手术等微创治疗,同时与海南医科大学进行战略合作,构建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医疗中心。
2023年3月,海南德雅医院与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约成立“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博鳌分中心”。该中心配备了国际顶尖基因测序仪,可对地贫携带者夫妇的胚胎进行植入前基因检测,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骆胜威称,海南德雅医院依托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可同步检测地贫基因和染色体遗传病,覆盖所有已知地贫类型,可有效为地贫家庭提供“孕前干预”解决方案。
此外,海南德雅医院引进了目前国际前沿设备——胚胎连续观察培养系统,这是全球首台实现湿式培养的时差培养箱(下称“Geri时差培养箱”)。Geri时差培养箱主要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培养阶段,可为胚胎培养提供安全稳定的培养条件。它通过延时摄影技术,能够全天候24小时监测胚胎的发育过程,并记录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信息,形成胚胎发育高清视频,从而提高医生对胚胎评估和选择的准确性。
织密海内外地贫防控网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品牌
“地贫防控不是一个地区、一家医院的事,这是需要跨区域的医疗资源进行联动才能织牢的防控网。”骆胜威介绍,海南德雅医院依托乐城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先后与广东、广西等地的医院协作,推广基因筛查技术。
2025年,海南德雅医院先后与广东揭阳市人民医院、广州长泰医院、广西贵港东晖医院等医院签约,共建“地贫招募工作站”,通过组建“医联体”整合跨地区医疗资源,推广基因筛查和辅助生殖技术,探索技术标准互认、诊疗系统互通、专家资源互聘,以期实现“筛查在基层、诊断在云端、治疗有保障”的地贫防治新模式。
海南德雅医院还通过公益宣讲、下乡义诊等方式,将地贫防控关口前移,推动地贫防控理念下沉基层。截至目前,海南德雅医院已累计开展公益宣讲、下乡义诊80余场,惠及2000余个家庭。
“眼下,我们正把这个网络扩展到国际,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医院合作,因为这些地区也是地贫高发区,我们的经验或许能够帮助到当地的家庭。”骆胜威介绍,在服务好国内患者的同时,海南德雅医院正积极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探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中海贫血遗传干预公益项目。目前,海南德雅医院已在泰国、越南、柬埔寨、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地贫招募工作站,扩大地贫防治辐射范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品牌。
“未来,我们将持续投入资源,引进和培养顶尖的医疗专业人才和管理团队,构建国际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系,这是我们立足海南、面向未来的根本。”骆胜威表示,海南德雅医院正致力于加强与海南本地及国内外顶尖医学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成为海南自贸港国际医疗消费回流和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从阳光宝贝基金的暖心守护,到生殖医学技术的硬核支撑,再到跨区域协作的资源联动,海南德雅医院三年间筑起了一道地贫防控高墙。随着更多“阳光宝贝”诞生,海南地贫家庭的阴霾也正逐渐散去。“我们的目标是让海南实现省域地贫‘零’出生。”骆胜威说,“这条路很长,但每个健康新生的孩子,都是我们坚持的意义。”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港澳企业活力启航 海南德雅医院